我今天講的不是當代藝術(shù),不是傳統(tǒng)藝術(shù)。美術(shù)史應(yīng)當記住誰?這是所有的美術(shù)家和美術(shù)愛好者關(guān)注的問題。
我今天講的和你們的教科書不太相同,可能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應(yīng)該叫美術(shù)史怪談,也可以叫怪談美術(shù)史,也可以叫美術(shù)怪史談。教科書之間互相抄襲,沒有什么新意,所包含的是一種令人昏昏欲睡,不值一談的美術(shù)史。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美術(shù)史。
有一家出版社讓我重新修訂我的中國美術(shù)史,那本書寫了四年,后來我又花了三年的時間修訂,我想明年就開始出版我的這套書了,這本書把我以前的一些想法做了推進,從正宗的美術(shù)史的角度來看我的書。我寫的美術(shù)史比較奇怪,從我的角度看教科書上的美術(shù)史,會覺得他們的書很奇怪,所以雙方的思想不同,我就用了一個中性的表述方式,叫夜話美術(shù)研究。
夜話在我的老家叫侃鬼話,我認為一部地道的美術(shù)史著作必然是鬼話連篇?鬃又v敬鬼神而遠之,美術(shù)史家認為應(yīng)該敬鬼神而近之,你不近他你就不知道他?鬃佑终f,未知生,焉知死,就是生命都沒有搞清楚,關(guān)注死亡干什么,這是孔子的話,我反駁,未知死,焉知生,死亡面對的是人生、人的終極目標。你的終極目標都沒有搞清楚,活了一生有什么意義。存在主義哲學又叫死亡哲學。把死亡作為一個研究對象,人生的第一課題,是人生存在和發(fā)展的一個基本前提,或是基本的目標。
在生物界,只有人類才有鬼,有鬼才有歷史,所有的歷史文本都是鬼的故事的匯編,任何動物都沒有廟宇,沒有祠堂,沒有紀念堂,沒有書籍或歷史遺物。只有人類才有。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那么古人怎么看待鬼,叫人死曰鬼?死者歸也?這是戰(zhàn)國時期學者的判斷。從哪來,到哪里去,到哪里去了就是鬼。
這是甲骨文的鬼字,下半部分都是彎腰駝背的人,他們是什么人,老人,只有老人才彎腰駝背,有的是站著,有的是掬著,上面那個字根不是田,而是甲,就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那個甲,有人認為天干循環(huán),最后一個是癸,癸生甲,所以叫鬼,但這個說法有點牽強。
那么狹義的鬼就是壞人死后變成了鬼怪,這個說法形成的比較晚。在漢代以前,鬼都是比較正面的,鬼擺在了神的前面,敬鬼神而遠之,鬼比神地位還要高,有人問人死了變成鬼,鬼死變成什么?鬼死了變成“聻”。
這是重慶大足石窟的地獄變相,地獄變相又叫地獄變,就是佛教的一些奇怪故事,里面有好多雕塑,比如餓鬼,餓鬼死了就變成聻。
不信佛言,后悔無益,這是帶有警告性質(zhì),威脅的成分,不信佛你就慘了,如何個慘法,磨子磨,碾子碾死,下油鍋煮死,然后就變成了聻,很恐怖。
佛教是怎么論生死的,很奇怪,一方面有這個地獄,一方面有這個這個佛教談?wù)撋赖倪@個理論又很超脫,佛教談生死是談?wù)摿垒喕,哪六?天道、地道、阿修羅道(天龍八部中的一部,是一種惡神)、畜生道、惡鬼道、地獄道。人們就在這個六道里面輪回,當你明白了佛教的原理,比如說佛教講五蘊皆空,就是人的肉體、思想、欲望、言論行為統(tǒng)統(tǒng)都是虛無的,這些都是色。色就是心經(jīng)里面講的色空,佛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他的死不叫死,而叫涅槃。涅槃是一種超越生死的永恒狀態(tài),不生不死的高級狀態(tài)。
那么道家和道教是怎么談生死的?道教是國產(chǎn)的宗教,是佛教產(chǎn)生后應(yīng)運而生的宗教,它比較俗氣,它講長生不老,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和道教不同,只有道教才有仙,神仙的仙,這個仙,他既不像神,也不像人,介于神和人之間,可以享受人間快樂和欲望,這樣的一個人物,比如呂洞賓,他可以享受世間帝王般的待遇,但他又是仙。在沒有道教之前,講的是羽化升天,羽化升天一直在影響中國的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比如說白居易,別看他寫的詩歌挺正兒八經(jīng),他就想修煉成仙,他覺得人的生命太短暫了,有一次他吃了外丹以后,輕飄飄的,就告訴朋友們說,我已經(jīng)快接近羽化升天了,這是一本書上記載的,真實與否,可以考證。但是在世間很多這個道士都會死去,有的病死了,有的被人殺了,有的淹死,有的被火燒了,他不叫死,叫尸解;被刀砍了,叫兵解,很多道觀里面的最高等級的住持,老了,快不行了,就叫自己的徒弟一刀把自己的頭砍下來,用兵器的就叫兵解,淹死的叫水解,燒死的叫火解。
在五代之前,道教都相信外丹,外丹就是六朝的五時散,就是青赤黃白黑,五種礦物原料把它磨成粉,然后再把它煉成丹,吃了以后,它不是致幻,就是致人于死地。到五代以后,大家就不吃這個東西了。它和繪畫的關(guān)系比較密切。比如丹青,是繪畫的別名,這帶有一種五行相生的意味,青屬木,丹屬火,木生火,丹又和南方相對應(yīng),古代講南天又叫赤天、丹天,天南地北,北方的天是黑的,南方的天是赤的。那么古代的五色玉、五色帛、五彩釉瓷器,統(tǒng)統(tǒng)都和道家的五行思想是有關(guān)系的。當然五行不僅僅道家所專有,儒家也推行這一套。
這是兩種出土文物,我們知道賈寶玉在出生的時候含了一塊玉,那么古人并且是有身份的人,帝王將相、有錢人死了以后,口里都要含一塊玉,最常見的玉叫玉琀,就是玉蟬,在考古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玉蟬出現(xiàn),古人認為蟬非常有意思,可以金蟬脫殼,尸體就是一個殼,可以重生,所以蟬含在口里是有寓意的。
儒家怎么談生死,儒家講殺生成仁,殺生取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叫五常,是人的最高的五種品德,寧可死,也不能違背。我們知道永恒的唯一主題是愛與死,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從古到今,還沒有改變,我們看韓憑和何氏的故事,戰(zhàn)國時期,有個小國家叫宋國,宋國最后一個王叫宋康王,宋康王是宋玉的父親,這是我的考證,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叫《宋玉生平考》,宋玉是屈原的學生,是先秦的美男子,反推他的父親宋康王長得一定很英俊。而宋康王是個好色之徒,他看中了韓憑的夫人叫何氏,韓憑是宋康王的下屬,他就把韓憑的妻子給霸占了。然后韓憑和何氏兩個人相繼自殺身亡,夫人自殺的時候就給宋康王留了個遺書,要宋康王在她死后埋在她丈夫的身邊,宋康王很惱火,就把他們兩個人的墳?zāi)菇o分開了。但很奇怪,這兩個墳?zāi)狗謩e長出了兩棵子樹,然后枝干交叉,根連根,自動的合在了一塊,這個樹就叫連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