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在這里如何讀書?讀什么書?又如何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人格和家國情懷?
在北外,所有師生在了解世界之前,都必須通過經典閱讀“讀懂中國”。這作為北外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被納入到學校課程建設、文化建設和思想工作的整體規(guī)劃中。
“書的意義不是藏在冰冷的字里,而是在頭腦中,在閱讀當中生成的!北本┩鈬Z學院黨委書記韓震期許著,師生在經典閱讀中汲取到穿越時空、自強自信的精神力量。
在傳統(tǒng)經典中讀懂中國精神
校長彭龍就叮囑同學們要“轉識成智”,“不要總奔波在忙碌追逐的路上,有時候要慢一些,為自己保留一份閑暇,返身內求,獨立思考”。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還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開學大禮包”。這其中,就有韓震推薦的《大學》《論語》等“大學生傳世經典隨身讀”系列叢書,彭龍推薦的《中國哲學簡史》中、英文版,還有學生所在專業(yè)知名教授為其量身推薦的必讀書籍。此外,教授們還會經常被邀請為學生推薦好書,做客讀書茶座。
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北外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典籍導讀為引領,開設《中國思想經典導讀》《中國戲曲文化經典》《中國古典著作選讀》等公共通選課程,還積極建立校級、院系的讀書組織,確立研習導師,營造讀書氛圍。
“國際化人才除了掌握外語技能和基本專業(yè)知識外,還應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北外注重創(chuàng)造濃郁的讀書文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書香氣質、文化底蘊!秉h委副書記趙旻的一席話,解開了北外“讀懂中國”的深意所在。
在文獻互譯中讀懂中國文化
亞非學院、英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歐語學院、日語系、法語系、中文學院……溫暖的陽光下,不同院系的教師圍坐在一起,談論的卻是同一個主題:走進《詩經》,走進各國的詩歌世界。
這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麗澤書友會的第五期讀書活動!啊对娊洝肥莾汕昵爸袊说母鲬B(tài)人生的展現,也是中國文學的根,奠定了中國文學重視抒情詩的傳統(tǒng)。作為北外人,能讀懂詩并很好地運用詩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這是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的前提!敝形膶W院教師蔣文燕感觸頗深。
不只是讀經典,北外人還借助自身優(yōu)勢傳播經典。在文獻互譯中傳播中國文化,已經成為每個北外人心頭千鈞重的使命。
“讀一些外國名著中譯本時,我發(fā)現有時內容晦澀難懂竟甚于原本,而自己在筆譯練習時又往往千般滋味在心頭偏偏不知如何下筆!睘榱四苷嬲w味傳統(tǒng)文化的神韻,國際商學院學生曾一珺選修了中文學院開設的《莊子文化選讀》《京劇大觀園》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課程,與同學們一起背誦莊子的《秋水》《逍遙游》等名篇,并自己試圖翻譯。
“不僅要學會用中國語言講述中國文化和中國話語,我們還要學會用外國語言講述中國文化和中國話語!表n震說。
在文化互鑒中讀懂中國智慧
“對北外這樣一所以培養(yǎng)外交、外事人才為主的專業(yè)類院校來講,學生走出校園之后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和濃厚的家國情懷,更是關乎國家的戰(zhàn)略利益和世界形象。”在閱讀時發(fā)揮語言優(yōu)勢、在文化互鑒中讀懂中國智慧,一直是彭龍期許的校園圖景,“我希望學生能在跨文化比較中,思考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樹立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高級翻譯學院研二學生殷曉上學期通過層層遴選被外交部提前錄用。在《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一書的讀書報告中,她這樣寫道:“英語為我打開了一扇門,通過閱讀誦記英文版本專業(yè)名著、文獻,開闊了視野,并開始學會從外看中國!焙鸵髸砸粯,很多北外的學生都會利用自己的外語專業(yè)優(yōu) 勢,定期提交有關外文原著的讀書報告,有的還要計入學分。
“讓世界理解中國,首先要讀懂世界眼中的中國,然后學會根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境轉變話語方式,使人愿意聽、聽得懂,這是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根本!表n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