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yōu)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推動在職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提高法科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大學聯(lián)合主辦,上海大學法學院、律舟法律援助社聯(lián)合承辦,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協(xié)辦的第十六屆全國高校“金法槌杯”模擬法庭大賽于2022年11月-12月順利舉行。本次比賽包括本科生場和研究生場,分為初賽和決賽,初賽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進行,決賽以模擬法庭的形式開展。
本次比賽初賽本科生場共有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28所高校參賽,研究生場共有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22所高校參賽。初賽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進行,參賽高校以參賽隊伍為單位撰寫案例分析報告。要求參賽選手根據(jù)案件材料,整理案件事實、歸納案件爭點,根據(jù)現(xiàn)行刑事法律、司法解釋及相關法律原理撰寫一份分析報告,考察的是參賽選手對刑事案件的事實歸納及法律適用能力和水平。
經(jīng)過激烈的角逐,本科生場最終有上海海事大學、溫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大學等12所高校在初賽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按首字母拼音排序);研究生場最終有長春工業(yè)大學、上海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12所高校在初賽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按首字母拼音排序)。決賽以模擬法庭的形式開展,研究生場和本科生場每三個參賽隊為一組,三個參賽隊分別擔任公訴組、辯護組和審判組,所擔任角色和分組方式以抽簽方式?jīng)Q定。
本次比賽決賽于2022年12月24日-25日在騰訊會議線上舉行。
本科生場由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李杰文法官、申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敏濤律師、上海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開駿老師擔任評委。研究生場由上海高院刑庭第一團隊協(xié)助負責人、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潘庸魯法官、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彭麗娜律師以及上海大學法學院鄭飛副教授擔任評委。
經(jīng)過兩天激烈的角逐,華東師范大學獲得本科生場最佳審判組獎,同濟大學獲得研究生場最佳審判組獎;華東政法大學獲得本科生場最佳公訴組獎,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研究生場最佳公訴組獎;上海大學獲得本科生場最佳辯護組獎,西南財經(jīng)大學獲得研究生場最佳辯護組獎;
華東師范大學獲得本科生場最佳判決書獎,同濟大學獲得研究生場最佳判決書獎;華東政法大學獲得本科生場最佳起訴書獎,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研究生場最佳起訴書獎;上海大學獲得本科生場最佳辯護詞獎,西南財經(jīng)大學獲得研究生場最佳辯護詞獎;上海大學獲得本科生場最佳人氣組別獎,長春工業(yè)大學獲得研究生場最佳人氣組別獎。蘭州大學徐振宇、上海大學羅文佳、華東政法大學王璇、東南大學王月獲得本科生場個人最佳風采獎;華東政法大學胡佳祺、上海交通大學徐佳佳、南京大學侯琦奕、西南財經(jīng)大學余融靜獲得研究生場個人最佳風采獎(以上按參賽組次排序)。
參賽隊員們經(jīng)過了大賽的初賽和決賽,完整參與了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法庭最后陳述、合議庭審議等刑事案件庭審的各個過程,有助于選手們更好地更專業(yè)地掌握法律知識,全方位了解庭審模式。在模擬法庭這種實踐和指導相結合的模式中,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展現(xiàn)了新時代法學生對法律的忠誠和熱愛,體現(xiàn)出法律人的理性和思辨。
上海大學自2009年5月舉辦首屆華東地區(qū)高!敖鸱ㄩ潮睂崙(zhàn)型模擬法庭大賽以來,共成功舉辦了十六屆。上海市法學會2019年參與指導,并于2020年、2021年與上海大學聯(lián)合舉辦。2021年的第十五屆“金法槌杯”比賽已經(jīng)擴大至全國高校模擬法庭大賽,2022年開展的第十六屆“金法槌杯”模擬法庭大賽在前十五屆的基礎上繼續(xù)擴大比賽項目在全國的影響力。今后大賽還將繼續(xù)向全國高校發(fā)出誠摯的邀請,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培養(yǎng)優(yōu)秀法治人才。繼續(xù)豐富“金法槌杯”模擬法庭大賽的形式和內容,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貢獻新力量。
轉自:上海大學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