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及考察調(diào)研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拓展山西音樂文物傳播與應用的內(nèi)涵與外延,進一步實現(xiàn)“藝工融合”。4月7日,“音樂文物藝術傳播與應用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揭牌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北大學藝術學院一樓東廳舉辦。省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白雪冰、副校長趙貴哲出席并致辭,共同為“音樂文物藝術傳播與應用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中北大學)”揭牌,為科研基地主任頒發(fā)了聘書。
省文物局及省直文博系統(tǒng)主要負責人、國內(nèi)有關領域專家學者及藝術學院青年教師骨干、在職研究生代表60余人參加了活動。
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處處長張晶晶宣讀了《山西省文物局關于公布2023年省級文物科研基地認定名單的通知》;“音樂文物藝術傳播與應用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中北大學)主任、我校藝術學院院長王燕平作表態(tài)發(fā)言。
在學術研討會主旨發(fā)言環(huán)節(jié),原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張兵,中北大學原副校長韓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總編輯部主任王清雷,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團長、研究員霍錕,云岡研究院研究員趙昆雨5位發(fā)言人分別以《從“大藝術”維度窺究晉地音樂文物的先進性》《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助力音樂文物保護與挖掘》《從音樂考古談“創(chuàng)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音樂文物研究與活化利用芻議——以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為例》《戎華兼采,鮮卑當歌——北魏平城時代樂舞文化中的鮮卑因素》為題展開深度討論并分享觀點。
此次合作依托山西省文物局寶貴資源及平臺,通過數(shù)字技術、藝術傳播、應用研究賦能山西音樂文物,實現(xiàn)”藝工融合”,進一步培養(yǎng)“學、研、創(chuàng)、轉”一體化藝術研究的應用型人才。雙方將充分利用“理論高地”“科技前沿”“資源富礦”等各自優(yōu)勢,共同提升山西音樂文物展示傳播水平,充分展現(xiàn)我省音樂文物的價值和魅力,為建設文化強省、推動我省全方位高質量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