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美國研究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生初步了解國際關系,歷史學,政治學,文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較系統(tǒng)地了解和掌握美國歷史,外交,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知識和研究方法,并了解國內外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夠課程研修班學科領域內就某一問題在導師指導下進行有一定新意的研究。
北京外國語大學美國研究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中西文化比較、學術前沿、美國史 (I,II)、美國思想史、美國外交史、中美關系史、戰(zhàn)后美國史、美國憲法、美國政治、美國經濟史。
美國思想史課程通過對美國主要歷史人物及事件的討論來分析影響美國整個歷史進程的思維方式及各種理論觀點,重點放在宗教思想,特別是清教思想,以及政治思想方面。分析會涉及啟蒙主義,共和主義,經濟自由主義,種族主義, 社會達爾文主義,實用主義等。
戰(zhàn)后美國外交史課程主要討論冷戰(zhàn)的起源,冷戰(zhàn)的發(fā)展,美蘇三次緩和的成敗,美國從進攻到防守,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zhàn)爭對美國外交的影響,里根時期美國從防守轉向進攻,蘇聯(lián)的垮臺與冷戰(zhàn)的結束,后冷戰(zhàn)時期美國外交的戰(zhàn)略,布什主義及單邊外交,以及美國對拉美及中東的政策。通過閱讀,討論,教師評論及小結等使學生對史實有一定得的了解,對美國外交的實質有較深的理解,能對當前的國際問題進行根據的分析。
中美關系史通過閱讀與討論使學生對二百年來的中美關系有一整體的了解,對1949年以來的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有較深入的了解,對中美關系起伏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對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有根據的分析。
美國史(從 殖民地到1900 )課程通過對美國早期史的研讀,使學生對早期殖民,獨立戰(zhàn)爭,新國家的建立與擴展,內戰(zhàn)與重建,以及工業(yè)化過程有一個基本了解, 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眼光和分析能力。
戰(zhàn)后美國史主要研究戰(zhàn)后美國的發(fā)展,包括杜魯門的公平施政,麥卡錫主義,保守主義的興起, 肯尼迪的新邊疆主義,民權運動與多元文化,越戰(zhàn)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水門事件與美國政治,里根與新保守主義,克林頓的改革思想,科技與信息對美國的影響等。目的是讓學生對戰(zhàn)后美國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了解美國的變化與發(fā)展,并對9/11后的美國有較深的了解。
美國憲法課程通過閱讀和討論,使學生能從歷史和法律兩方面,對美國憲法產生的背景,爭論的問題,憲法的內容,特點,妥協(xié),缺陷,憲法的發(fā)展與變化,憲法的作用,憲法在美國發(fā)展壯大過程中起的積極和消極作用等有一個基本了解和正確認識。
美國政治課程通過閱讀,講授及討論,使學生對美國的政府結構,職能,行使權力的方式,三權分立的意義及作用,權力制約及存在的問題,利益集團的活動,金錢在選舉中的作用等,有基本的了解和正確的認識。
美國經濟史是關于美國從殖民地時期至今經濟發(fā)展歷程的歷史類課程,圍繞經濟增長、勞動力(人力資源)、貨幣與政府作用四個主題進行課上討論、講解與課外閱讀。課程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從經濟學的視角探討美國歷史,即運用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概念與理論對美國經濟制度、市場與各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演化以及美國獨立戰(zhàn)爭、奴隸制、西進運動、強盜大王、能源危機等史實進行考察與闡釋,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美國成長壯大日益強盛的不凡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