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心靈哲學隨著實驗心理的誕生而開始了它的艱難生長過程,40年代以后,隨著實證主義的意義理論和行為主義的持續(xù)不斷的衰落以及隨之而來的認知心理學的蓬勃興起,不能直接予以客觀觀察的內(nèi)部心理過程及狀態(tài)重新進入科學和哲學研究的視野。在分析哲學的發(fā)展過程中,由于維特根斯坦《關于心理學哲學的評論》等的寫作和出版,表示心理現(xiàn)象的語詞和概念引起了分析哲學家們普遍而優(yōu)先的關注,進而促成了以語言分析為基礎和特征的心靈哲學的興起和發(fā)展。然而,由于它的“通過消除語言的混亂去解決心靈哲學問題”的承諾難以完全兌現(xiàn),加之信息論、計算機科學和神經(jīng)科學等提供了大量有利用價值的資料,因此一種以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對心靈進行自然化為特色的科學主義或自然主義的心靈哲學便悄然興起。目前,語言分析的心靈哲學盡管仍有市場,但占主導地位的卻是自然主義或心靈的自然化運動。
由華南師范大學、哈佛大學哲學系、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的“當代科學哲學與心靈哲學的交叉及前沿問題”國際研討會:突現(xiàn)、進化與心身問題在廣州和澳門順利召開。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德克薩斯州A&M國際大學、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單位的六十多位專家學者及六十多位哲學在職研究生出席了本次會議!
由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全國復雜性與系統(tǒng)科學哲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范冬萍教授主持。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校長、華南師范大學原校長顏澤賢教授、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朱竑教授、哈佛大學哲學系主任Sean D.Kelly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張明國教授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辭。在晚上的歡迎宴會上,劉鳴校長向與會代表祝酒,感謝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對我?萍颊軐W專業(yè)的支持。哈佛大學哲學系主任Sean D.Kelly認為此次會議是科學哲學與心靈哲學學界的一個重要國際交流平臺。
主要議題為:心-身問題的爭論與展望;心靈哲學、認知科學與復雜性科學中的突現(xiàn)論題;概念分析在心靈現(xiàn)象解釋中的作用;還原論與非還原論;認知與表征;合作進化與人類文化。在職研究生會議采用了大會主題發(fā)言和與分會討論的方式。會場氣氛熱烈,學者之間的辯論更是異彩紛呈,碰撞出學術的火花,贏得了陣陣掌聲。閉幕式上,顏澤賢教授和佛吉尼亞大學的Paul W. Humphreys教授分別對會議作了全面而精彩的總結。與會學者對此次會議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