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西大學在職研究生學習自治區(qū)關于《廣西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和《廣西大學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專題培訓重要內容之一,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教授蒞校作題為《關于“雙一流”建設的一些思考》的專題報告。校長趙躍宇主持報告會。
黃達人結合自己對辦學的獨到見解和對廣西大學的了解,輔以具體事例,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關于‘雙一流’建設的觀點。一是“雙一流”建設要立足定位、形成共識。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前提是合理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確立定位應充分尊重學校的辦學歷史和特色,同時體現舉辦者的意志。明確定位后不是停留在口號和學校領導層面上,而是全校師生都來考慮辦學定位與“我”的關系。二是“雙一流”建設的重點是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要強化一級學科的概念。要以一級學科為基礎,對學,F有學科進行整合。并做大重點建設一級學科的外延,還要兼顧學科評價和辦學特色的關系,而且重點建設的學科要在全國有競爭力,還有就是在進行學科布局時,行政決策性要更強一些;學科建設的基礎是師資隊伍建設。在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yǎng)方面,在引進領軍人才時,要重視“靠人才引人才”和校內平臺建設及對應政策的支撐,同時要特別關注同等性。三是“雙一流”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人才培養(yǎng)!耙涣鹘虒W”是“雙一流”的內在要求或最基本要求。要深入教育教學改革,要發(fā)揮學院和全體教師的作用。而大學的本質在于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學校要有人才培養(yǎng)的定位,要尊重學生的選擇。課程建設是教學改革的核心,要關注課程的質量和數量,重視教學,特別需要發(fā)揮學院和院長、書記的作用。四是“雙一流”建設還要營造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圍。辦大學就是辦環(huán)境,要注重行政文化建設。一個好的行政文化決定了大學的學術文化和整個文化氛圍。一個良好的行政文化,需要一個良好的行政生態(tài),上下級、各個層面要高度契合,保持良好的信任和互動關系。
廣西大學領導查丹明、張協奎、吳志強、羅廷榮、馬少健、錢健、范祚軍,全體中層干部,各教學學院全體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代表等參加培訓。(劉娜利 陶蕓芝/文 廖善維/攝)
黃達人,曾任中山大學校長,廣東省科協主席。2014年8月以來任第二屆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先后擔任《數學進展》、《近似理論及其應用》雜志的編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兩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廣州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各一項。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浙江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著有《大學的觀念與實踐》、《大學的聲音》、《高職的前程》、《大學的治理》、《大學的轉型》和《大學的根本》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