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課堂上的最后一部分內容為人民幣國際化研究,但在查閱數(shù)據(jù)的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人民幣國際化有所放緩,因此通過本文進行相關探討。中國人民幣國際化路徑主要有兩條,分別是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結算,及促進離岸人民幣金融市場的發(fā)展。但從近期的趨勢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卻有所滯緩,原因何在?
國際金融在職研究生問題研究背景數(shù)據(jù)
中國的跨境貿易中人民幣結算金額不斷走高,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guī)模達到了2.09萬億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guī)模與跨境貿易總額之比達到32.5%。但到金額開始回落,且相應的人民幣結算量的同比增幅也不斷下降,并在同一時期出現(xiàn)了負增長,最新的數(shù)據(jù)中同比降幅已經(jīng)高達30%。
直接投資方面也有同樣的趨勢。第一階段中,人民幣在雙向直接投資中的使用金額不斷上升,達到高峰,單月一度有490億元的交易使用人民幣結算。但隨后該金額開始快速下降,最新的同比增長率也下探至接近負增長。
人民幣結算占全球結算的份額一度高達2.8%,在全球結算貨幣中的排名則由第35名攀升至第4名。2010年1月至香港人民幣存款規(guī)模由640億元上升至1萬億元,香港人民幣存款規(guī)模占香港總存款規(guī)模之比則由1.0%上升至10.0%。(數(shù)據(jù)來自于wind數(shù)據(jù)庫)
然而到去年,人民幣結算的全球占比下降至1.7%,而人民幣在全球結算貨幣中的排名則從第4位下降至第6位。香港人民幣存款規(guī)模由1萬億元下降至7115億元。采用渣打人民幣環(huán)球指數(shù)這一衡量貨幣國際化程度的指標也可以看出來,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在同一分水嶺之后有所下降。
依照社科院相關研究的劃分方法,上半年期間,人民幣國際化快速發(fā)展;但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顯著放緩,部分指標甚至出現(xiàn)了上述的逆轉。
因此,我們必須探索為何人民幣國際化遭遇了瓶頸。按道理,人民幣國際化至今時間不長,中國經(jīng)濟無論在貿易還是直接投資領域都不斷秉承開放的態(tài)度,人民幣也才剛加入SDR,這一態(tài)勢為何卻在下半年起遇冷呢?
原因剖析
這一問題的核心原因在于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預期轉變?yōu)橘H值預期,且貶值預期在“811”匯改后加強。“811”匯改中,中國央行大大降低了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干預。隨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最高點的6.1左右貶值至目前的6.7左右,且人民幣貶值預期走強。央行的放松和人民幣的貶值并無直接因果關系,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出現(xiàn)是市場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從嚴格控制到市場化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形。但人民幣的貶值在客觀上影響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原因如下。
貶值預期和趨勢會通過兩個渠道影響人民幣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情況,分別是跨境套匯和跨境套利。
跨境套匯是指在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預期下,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價格高于內地人民幣,投機者就可以通過從內地輸送人民幣至香港進行套利。這種套匯通常會通過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的方式來進行。因此,大規(guī)模的套匯不僅會導致香港市場上人民幣存量上升,而且會導致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規(guī)模上升。然而從“811”匯改之后,伴隨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預期的逆轉,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價格將變得比內地更加便宜,因此,輸入人民幣的套匯模式將會發(fā)生逆轉,這會導致香港市場上人民幣存量的顯著下降。
其次是跨境套利。內外利差的縮小與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降低了跨境套利的吸引力。在過去,由于內地的人民幣利率顯著高于香港的人民幣利率,導致跨境套利盛行?缇程桌侵竷鹊仄髽I(yè)從香港銀行借入人民幣貸款后輸送回內地市場,從而賺取的利差。在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預期下,如果從香港銀行借入美元,再轉換為人民幣后輸送回國內套利,則能獲得利差與升值的雙重收益。這種跨境套利的資金移動,依然會借助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的偽裝。因此,跨境套利的結果,是內地企業(yè)獲得更多的香港銀行的貸款,以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guī)模的上升。然而,自下半年起,隨著中國經(jīng)濟潛在增速的下行,中國央行多次下調利率與準備金率,這造成內外利差顯著收縮。再考慮到“811”之后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預期的加深,因此,跨境套利活動從下半年起顯著收縮,甚至發(fā)生逆轉,既導致香港銀行對內地企業(yè)的貸款余額顯著下降,也導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guī)模的下降。
上述的跨境套利和套匯常常以貿易結算的形式完成,因此虛增了進出口貿易金額。這一虛增可以從數(shù)據(jù)對比中看出來。如我們使用中國的出口數(shù)據(jù)(包括經(jīng)過香港的轉口貿易)和海外國家的進口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剔除誤差和出口香港返進口的影響,常常能發(fā)現(xiàn)中間存在差額。這一差額被不少專家認為就是虛假貿易的金額。而這些金額很大部分是通過人民幣結算的,也就虛高了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使用比例。
此外,由于中國經(jīng)濟增速下滑,投資回報率下降,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收益風險比下降,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愿也隨之降低,進而造成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放緩。
總結與評析
總之,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放緩,主要是由于跨境套利活動的萎縮所致。這事實上是一種擠出泡沫的過程,側面暴露出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存在著虛高的問題,部分國際化成果實際上是外匯套利的結果,而非貨幣國際化的體現(xiàn)。真正長遠扎實的貨幣國際化不應依賴于匯率升值,而應該是貨幣匯率穩(wěn)定、貨幣接受度高、信用強、結算清算方便的結果。但是我們認為雖然當前的人民幣國際化進度放緩,卻不一定是壞事。放緩的直接原因在于放松管制走向市場化,這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也是符合市場經(jīng)濟和外匯管理制度改革方向的。改革的陣痛總會存在,而且這是貶值壓力釋放的正常結果,是市場綜合條件作用下的結果,遠遠好于積壓后以危機的形式爆發(fā)。未來,人民幣國際化還會遇到大量的挑戰(zhàn),包括最基本的問題——實現(xiàn)多大程度的可兌換,以怎樣的時間表實現(xiàn)自由可兌換。提早釋放壓力,分步驟解決問題,從長遠來看是非常有利的。在職研究生招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