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毛浩然教授作了一場題為“少走彎路便是捷徑——核心期刊與國際期刊論文寫作的器與道”的講座,福建師范大學有理論經(jīng)濟學、法學在職研究生、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在職研究生、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工商管理、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省級重點學科。在職研究生講座的主要內(nèi)容是:
講座伊始,毛教授先以一些幽默風趣的小故事為導入,他指出正確觀念對人生的重要作用,做科研是高校師生的安身立命之道,必須付出努力和代價,發(fā)表才是硬道理。講座中,毛浩然教授從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出發(f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論文寫作的三種境界與六種意識。接著以自己從事科研論文寫作以及指導學生寫作論文的經(jīng)歷為例,從學科入門、選題論證、文獻檢索、標題及摘要寫作等方面講解了具體操作方法,并歸納了“快速入門一個全新學科的六部曲”、“讀書報告助力登堂入室的五要領”、“快速論證選題價值的‘毛氏六問’”等實用易記的要領。對于每一種話題,毛教授都以具體生動的案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他指出,科研之本在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論文寫作之本在于“接地氣的問題意識”,“不醉駕的主線意識”,“不盲從的批判意識”,“具體化的創(chuàng)新意識”,“高大上的理論意識”和“可操作的實踐意識”。毛教授語言幽默風趣,直指科研論文寫作的誤區(qū),所提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使得很多困擾師生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的難題變得淺顯易懂,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教師從事科研的熱情,提高了大家的自信心。
毛浩然教授個人科研成果豐碩,在Journal of Language & Politics, Discourse Studies,Cognitive Linguistics,Discourse & 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 Pragmatics、《外語教學與研究》、《當代語言學》、《外國語》和《中國外語》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70多篇(其中SSCI、A&HCI、AB類權威、CSSCI和北大核心共40多篇),出版專著、編著和譯著10部,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社科、福建省社科等9項課題項目。同時擔任10家CSSCI期刊審稿人,The Linguistics Journal等6家國際期刊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話語修辭、二語習得(實驗心理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