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主辦的中國社會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健康社會學:理論與實踐”論壇,通過“線上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等30多所高校近400余名學者參與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健康中國國家戰(zhàn)略,研究闡釋中國社會發(fā)展新階段的新特征、新挑戰(zhàn),進一步推進了健康社會學的話語體系、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實現(xiàn)健康社會學的知識生產(chǎn)與話語體系建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創(chuàng)造健康社會,全面推進健康中國戰(zhàn)略,構建中國健康社會學學術共同體,促進健康社會學學科建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論壇開幕式由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南大學社會發(fā)展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潘澤泉教授主持,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周曉虹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院郭星華教授、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院院長余成普教授、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許源源教授發(fā)表致辭并作主題發(fā)言。周曉虹教授認為健康問題與社會生活中的一系列因素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要真正使得人民更健康,就要把研究視野從生理學、生物學投到更加廣泛的社會文化以及環(huán)境中去。郭星華教授從“健康與時代”主題切入,認為健康與社會結構緊密相關,健康問題在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得到重視,健康社會學將發(fā)展為社會學領域的一門顯學。余成普教授基于健康社會學與醫(yī)學社會學的比較,對于健康社會學的應用分支與未來發(fā)展前景進行了闡述。許源源教授提出健康社會學的研究方向與學院發(fā)展取向相契合,期待相關研究成果為健康中國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本次論壇共分為五個主題單元,共有27位學者圍繞“人口健康、社會心理與健康行為”“整體健康觀、國家健康管理行動與社會政策”“健康干預、健康管理與服務”“疾病預防、疾病體驗與健康照護”五個議題進行匯報交流。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黑龍江社會科學院及中南大學的15位專家學者,作為論壇主持人及評議人從現(xiàn)實性、規(guī)范性、創(chuàng)新性、應用性等方面研討評析了主題單元發(fā)言。
本次論壇共收到論文170余篇,其中,68篇論文入選論文集,論文集共80余萬字,涵蓋了人口健康、社會心理與健康行為、國家健康管理行動與社會政策、健康管理與服務等多方面內(nèi)容。
轉自:中南大學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