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理論研究生專業(yè),法學理論專業(yè),是為了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高層次法學理論人才而設置的專業(yè)。法學在職研究生的研究對象為民間法、法學方法論、法哲學、立法學等。法學理論研究生專業(yè)入學考試復試大綱如下:
第一章 法學導論
第一節(jié) 法學概述
一、 法學的研究對象
二、 法學學科的特點
三、 法學的歷史
第二節(jié) 法理學概述
一、 法理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
二、 法理學在法學體系中的地位
三、 中國法理學研究概述
四、 法理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章 法的概念
第一節(jié) “法”概念的語義分析
一、 古今漢語中的“法”、“法律”
二、 西語中的“法”、“法律”及相關概念
第二節(jié) 法的本質與特征
一、法的本質
三、 法的特征
第三節(jié) 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原理
二、 法的作用分類
三、法的局限性
第三章 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法的起源
一、 原始社會中的“法”
二、 法的起源的一般規(guī)律
第二節(jié) 法的演進與發(fā)展
一、 法律演進的內涵
二、 法律演進的類型
三、 法律演進的基本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法律移植
一、 法律移植的概念
二、 法律移植的理論
第四節(jié) 法律繼承
一、 法律繼承的概念
二、 法律繼承的原因
三、 法律繼承的內容
第四章 法系
第一節(jié) 中華法系
一、 中華法系概述
二、 中國古代的法律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西方兩大法系
一、 大陸法系民法法系
二、 英美法系普通法法系
三、 兩大法系的比較
第三節(jié) 全球化與法律發(fā)展
一、 全球化概論
二、 全球化下的法律發(fā)展趨勢
第五章 法的淵源、分類與效力
第一節(jié) 法的淵源
一、 法的淵源的含義
二、 法的淵源的內涵
三、 法的淵源的類別
四、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
第二節(jié) 法的分類
一、 國內法與國際法
二、 公法與私法
三、 成文法與不成文法
四、 實體法與程序法
五、 根本法與普通法
六、 一般法與特別法
第三節(jié) 法的效力
一、 法的效力的概念
二、 法的效力與法的實效
三、 法的效力范圍
四、 法的效力沖突及其解決的原則
第六章 法的要素
第一節(jié) 法律概念
一、 法律概念的定義
二、 法律概念的功能
第二節(jié) 法律規(guī)則
一、 法律規(guī)則的定義
二、 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分析
三、 法律規(guī)則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法律原則
一、 法律原則的定義
二、 法律原則與法律規(guī)則的區(qū)別
三、 法律原則的分類
四、 法律原則的適用
第七章 法律體系
第一節(jié) 法律體系的概念
一、 法律體系的概念
二、 法律體系的特點
三、 法律體系與相關概念的區(qū)別
第二節(jié) 法律部門及其劃分
一、 法律部門的概念和特點
二、 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
三、 法律部門的劃分原則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一、 憲法
二、 民商法
三、 行政法
四、 經濟法
五、 社會法
六、 刑法
七、 程序法
第八章 權利和義務
第一節(jié) 權利和義務概念
一、 權利和義務的概念
二、 權利和義務的認定
第二節(jié) 權利和義務分類
一、 根據存在形態(tài)劃分
二、 根據體現(xiàn)的社會內容的重要程度劃分
三、 根據效力范圍劃分
四、 根據因果關系劃分
五、 根據實現(xiàn)方式劃分
六、 根據權利主體劃分
第三節(jié)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一、 結構上的相關關系
二、 數(shù)量上的等值關系
三、 功能上的互補關系
四、 價值意義上的主次關系
第四節(jié) 人權
一、 人權的概念
二、 人權的發(fā)展
三、 人權的主要類型
四、 法對人權的保護
第九章 法律關系與法律行為
第一節(jié) 法律關系
一、 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特征
二、 法律關系的分類
三、 法律關系的主體
四、 法律關系的客體
五、 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第二節(jié) 法律行為
一、 法律行為的概念與特征
二、 法律行為的結構
三、 法律行為的分類
第十章 法律程序與法律責任
第一節(jié) 法律程序
一、 法律程序的概念及其要點
二、 法律程序對法律行為的調整
三、 正當法律程序的構成要件
四、 正當法律程序的價值
第二節(jié) 法律責任
一、 法律責任的定義
二、 法律責任的本質
三、 法律責任的構成
四、 法律責任的認定與歸結
五、 法律責任的承擔
第十一章 法的制定
第一節(jié) 立法的概念
一、 立法釋義
二、 立法的特征
第二節(jié) 立法體制
一、 立法體制釋義
二、 中國現(xiàn)行立法權限劃分體制
第三節(jié) 立法過程和立法程序
一、 立法過程
二、 立法程序
第四節(jié) 立法的原則
一、 立法原則概述
二、 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第十二章 法的實施
第一節(jié) 守法
一、 守法的概念
二、 守法的根據和理由
三、 守法的條件
第二節(jié) 執(zhí)法
一、 執(zhí)法的概念
二、 執(zhí)法類別
三、 執(zhí)法的原則
第三節(jié) 司法
一、 司法的概念
二、 司法體系
三、 司法的原則
第十三章 法律方法
第一節(jié) 法律方法概說
一、 法律方法的概念
二、 法律方法的內容
第二節(jié) 法律解釋
一、 法律解釋的概念
二、 法律解釋的原則
三、 法律解釋的方法
第三節(jié) 法律推理
一、 法律推理的概念
二、 形式推理
三、 實質推理
第四節(jié) 法律論證
一、 法律論證的概念
二、 法律論證的必要性
三、 法律論證的方法
第十四章 法與社會
第一節(jié) 法與政治
一、 法與政治的基本關系
二、 法與國家的基本關系
三、 執(zhí)政黨的政策與法律
四、 法與民主
第二節(jié) 法與經濟
一、 法與生產方式
二、 法與市場經濟
三、 法與經濟體制改革
四、 法與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
第三節(jié) 法與文化
一、 法與文化的一般原理
二、 法與道德
三、 法與宗教
四、 法律文化
第十五章 法治國家
第一節(jié) 法治的概念
一、 法治的基本含義
二、 法治的構成要件
第二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一、 中國的法治道路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形成和發(fā)展的基本特點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征和基本標志
第三節(jié) 法治與和諧社會
一、 和諧社會釋義
二、 法治與和諧社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