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科目研究生考試參考試題如下:
一、名詞解釋題:4小題,每題4分,共16分
1.刑法 2.犯罪故意 3.侵占罪 4.交通肇事罪
二、簡答題:4小題,每題6分,共24分
5.什么是刑法的溯及力?
6.什么是刑事責任年齡?
7.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主刑有哪幾種?
8.洗錢罪的上游犯罪有哪些?
三、論述題:2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9.試述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來源。
10.試述強奸罪的構(gòu)成特征。
四、案例分析題:1題,共15分
11.甲與鄰居因事爭執(zhí)互毆,甲用鐵條毆打鄰居,鄰居遂抽刀相向,甲的妻子乙恐怕事情鬧大,奮力奪下甲手中的鐵條,又恐甲吃虧,順手拾起一木板遞與甲,甲持木板與鄰居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鐵釘打中鄰居的太陽穴,致鄰居死亡。
問:甲、乙的行為如何定性?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題:4小題,每題4分,共16分
1.刑法是國家規(guī)定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法律,是國家的基本法律之一。
2.犯罪故意是指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危害社會的結(jié)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jié)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
3.侵占罪是指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或者拒不交出的行為。
4.交通肇事罪是指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二、簡答題:4小題,每題6分,共24分
5.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后,對于其生效以前未經(jīng)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 適用的效力。如果適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
6.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人對自己所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 為承擔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
7.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等五個具體刑種。
8.洗錢罪的上游犯罪包括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
三、論述題:2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9.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來源包括四種:(1)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義務;(2)職務或者業(yè)務上的要求;(3)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4)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
10.強奸罪的構(gòu)成特征是:(1)客體是婦女的正當性交行為的自由權(quán)和幼女的身心健康;(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背婦女意志,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14周歲以上的婦女性交,或者奸淫不滿14周歲的幼女的行為;(3)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已滿14周歲的男性;(4)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行為人具有違背婦女意志,強行奸淫婦女或者奸淫幼女的目的。
四、案例分析題:1題,共15分
11.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構(gòu)成故意傷害(致死)罪,屬于共同犯罪。
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構(gòu)成故意傷害罪,要求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且一般要求達到輕傷以上的結(jié)果;主觀上對造成的傷害結(jié)果具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態(tài)度。
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構(gòu)成共同犯罪。
在本案中,從客觀上看,甲、乙及其妻子共同致他人死亡的行為,其中乙用木板將人打死,實施的是直接導致他人死亡的實行行為,乙妻為乙提供木板屬于幫助行為。
從主觀上看,甲用木板擊打他人,至少對他人的傷害存在放任的間接故意。乙遞木板的行為說明對可能導致鄰居傷害至少也存在間接故意。
兩人有共同的傷害行為,有共同的傷害故意,所以構(gòu)成故意傷害罪的共同犯罪。
參考書目:
1.法律規(guī)定:公安工作適用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
2.參考書:可參考各高等院校的相關教材和專家學者的有關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