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農業(yè)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林學院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葉萌教授團隊的“厚樸活立木樹皮產量測算方法” 獲發(fā)明專利授權。至此,該團隊共獲得7 項國家發(fā)明專利。
厚樸是我國傳統中藥材四川道地藥材,“三木藥材”(杜仲、黃柏、厚樸)之一,以樹皮和花蕾入藥。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的功效。收載于歷版《藥典》。作為一種經濟樹種,我國陜西、甘肅、河南、四川、貴州、廣西等多省份均有栽培,四川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區(qū)1200-2000米地段,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山區(qū)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在經營活動中其樹皮產量是人們的一大關注點。其產量通常在砍樹后剝皮稱重獲得,能否在活樹上預判樹皮的產量呢?葉萌教授團隊對四川的寶興、北川、松潘、都江堰等厚樸產區(qū)進行了多年實地調查取樣,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數據。
本發(fā)明公開了厚樸活立木樹皮產量測算方法,包括:采集厚樸活立木的樹高、樹干中央直徑和樹干中央處樹皮厚度的信息;采用樹皮取樣模具在厚樸活立木胸徑處取一塊樹皮,根據所取的樹皮信息,計算得到厚樸活立木樹皮的密度;根據采集的信息及厚樸活立木樹皮的密度,通過數學模型即可計算得到厚樸活立木的樹皮產量。該方法不限定齡組和測算時間,測算精度較高,有效地解決了厚樸活立木樹皮產量值難獲得的難題,對開展厚樸良種選育及資產評估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