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在職研究生教學目的和要求
會計學在職研究生課程在學生已經掌握會計本科課程預算會計(政府與事業(yè)單位會計或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告與會計核算實務,以及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相關探索性專題。
在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生應達到下述要求:
1.系統(tǒng)掌握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一般理論。
2.熟練掌握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實務及財務報告的編制。
3.具備針對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現狀中的典型問題做出分析和解答的能力。
4.了解由于政府管理體制不同而產生的不同國家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特色。
為了體現本課程的學科特色,課堂教學應采取問題導向的教學方式并強調比較研究的教學方法。
二.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在職研究生主要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盡可能地與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實務相結合,建議包含以下八個方面的內容:
(一)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學在職研究生的基礎理論
本部分內容包括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界定、構成及特點,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會計目標、會計原則,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告體系等。
(二)政府會計基本理論與實務
本部分內容包括政府會計的范圍,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對象、會計要素等;政府會計的確認基礎,政府會計的計量方法及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政府基金會計模式及政府的政務類活動、商務類活動和信托類活動的會計核算實務等。
(三)公立非營利組織會計基本理論與實務
本部分內容包括公立非營利組織的范圍及類型,公立非營利組織的會計目標,公立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告體系,公立非營利組織的基金會計模式,公立高等院校會計核算實務,公立科研機構會計核算實務,公立衛(wèi)生保健組織會計核算實務等。
(四)私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學在職研究生基本理論與實務
本部分內容包括私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界定及類型,私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目標,私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告體系,私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私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實務等。
(五)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財務業(yè)績評價
本部分內容包括政府財務業(yè)績評價的概念與意義,政府財務業(yè)績評價體系,政府財務業(yè)績評價的方法,中央政府財務業(yè)績評價,地方政府財務業(yè)績評價等;非營利組織業(yè)績評價的重要性,非營利組織的業(yè)績評價方法;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業(yè)績評價體系,公立高等院校業(yè)績評價體系,公立衛(wèi)生保健組織業(yè)績評價體系,公立科研單位業(yè)績評價體系等。
(六)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審計
本部分內容包括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審計機構的構成,公認審計準則的來源和內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報告審計,政府專項審計,審計報告的類型等。
(七)我國現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規(guī)范體系
本部分內容包括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的歷史沿革與構成體系,現行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現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現行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簡要剖析等。
(八)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改革與建設
本部分內容包括我國現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存在問題剖析,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協(xié)調,完善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構建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體系的設想等。
(九)政府會計研究專題內容建議如下:
專題一、公共財政與預算管理架構
專題二、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實踐
專題三、非交換交易會計實務
專題四、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fā)生制
專題五、基金管理與基金會計模式
專題六、政府隱性負債信息披露問題
專題七、國庫會計流程
專題八、社會保障會計建設
專題九、國民賬戶體系與政府財政統(tǒng)計框架
專題十、績效評價技術與方法評介
專題十一、各主要國家政府會計改革及借鑒
專題十二、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公共部門委員會的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簡介
政府會計研究專題可以充分向學生展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典型問題與專門的技術方法。專題設置使課程模塊化,可按照教學需求進行不同模塊的拆分與組合,使教學有靈活性并突出特點。各專題依然存在某些內在聯系,因而在專題選取和排列上要有全面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