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學中外政治制度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是政治學院下設的一個研究生專業(yè),青海民族大學政治學院下設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政治教育等4個教研室,F(xiàn)有 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心理學等4個本科專業(yè);有中外政治制度、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等3個碩士研究生學位授權點。青海民族大學中外政治制度專業(yè)在職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如下:
一、培養(yǎng)目標
1、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寬廣的視野,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能夠用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分析、研究國內(nèi)外政治制度。
2、通讀國內(nèi)外政治制度類代表性經(jīng)典著作,熟悉中國和外國政治制度歷史、內(nèi)容及現(xiàn)狀,系統(tǒng)掌握中外政治制度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3、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具備獨立研究政治制度的能力,勝任在黨政機關和部門、教學或研究單位從事專業(yè)或行政工作。
4、熟練掌握英語,能夠快速閱讀本專業(yè)的英文資料,通過大學英語6級考試,達到重點大學博士研究生英語錄取水平。
二、研究方向
1、中國政治制度;2、外國政治制度;3、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政治制度;4、領導科學。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三年,攻讀學位期間應修滿35個學分。其中必修課不少于25個學分,選修課不少于8個學分,教學實踐或社會實踐3個學分。
四、課程設置
(一)必修課程
1、公共課: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外語;當代社會思潮。
2、基礎課:政治學原理;政治學研究方法;民族政治學;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思想專題
3、專業(yè)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研究;少數(shù)民族政治制度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制度研究;民族政治學。
4、選修課:
(1)專業(yè)選修課:比較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專題研究;國家關系理論;社會調(diào)查與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政治學前沿問題講座;中國古代政論文選讀;政治學經(jīng)典著作導讀;少數(shù)民族政治制度專論。
(2)實踐課:社會調(diào)研
五、畢業(yè)及學位授予
在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學制內(nèi)完成課程學習并成績合格,外語達到要求,發(fā)表相應的專業(yè)論文,通過考核,學位論文通過答辯者,準予按期畢業(yè),并授予法學碩士學位。
六、課外閱讀書目
1、政治學理論
《政治學:概念、理論和方法》:陳振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政治學十五講》:燕繼榮,北京大學出版社。
《政治與政治學》:俞可平,社會科學出版社。
《政治學概要》:朱光磊,天津人民出版社。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北京大學出版社。
《政治學原理》王惠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科學》:(美)羅斯金等,華夏出版社。
《政治學的重大問題》(美)里普森,華夏出版社。
2、中國政治制度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劉澤華/葛荃,南開大學出版社。
《中國政治制度史》韋慶遠/柏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當代中國政府過程》:朱光磊,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國現(xiàn)代政治制度史》:張皓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古代治國要論》,紀寶成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外國政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史》,馬嘯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天津教育出版社。
《西方政治學說史》,浦興祖、洪濤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西方政治制度》:曹沛霖,高等教育出版社
《當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紀70年代以來》:徐大同/吳春華,天津人民出版社。
4、比較政治學
《比較政治學導論——概念與過程》:(美)霍華德·威亞爾達,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外政治制度比較叢書(共10冊)徐育苗主編,商務印書館。
《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美)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小g賓厄姆.鮑威爾,曹沛霖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