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李洪儒教授作了一場題為“國外語言學理論本土化路徑探索”的講座,黑龍江大學擁有俄語語言文學國家重點學科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涉及哲學、外國語言文學兩個一級學科。黑龍江省在職研究生重點學科群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黑龍江省重點學科12個。講座的主要內(nèi)容是:
李洪儒教授從以下兩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選題目的:第一,國內(nèi)語言學研究相比國外較弱;第二,國外語言學理論研究可發(fā)展、修正國內(nèi)語言學的研究。緊接著,他從多維度研究、忽視整體和整合性研究三個方面來討論了如何運用國外語言學理論來有效地研究漢語。最后,他表示運用國外的語言學理論來研究漢語的基本路徑為“驗證—修正—發(fā)展”,并分析到國內(nèi)的外語學者在做研究時,應當精選漢語語篇,按照“驗證—修正—發(fā)展”路徑把語篇從頭到尾無遺漏地進行鉆研。
李洪儒,個人資料: 李洪儒,男,1965年生,四川人,語言學博士,語言哲學博士后,副研究員;《外語學刊》編委和常務副主編,黑龍江大學語言哲學研究所所長,中西語言哲學 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外語學刊研究會副會長;語言哲學、話語分析和邏輯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1997年以來,已經(jīng)形成以分析性語言哲學視域中語言 主觀意義(命題態(tài)度、言語行為意向等)為核心的自然語言邏輯分析這一研究特色,正積極開拓歐洲大陸本體論語言哲學。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公開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專著和學術文集《俄羅斯當代語義學》、《語言哲學:歷時與共時交差點上的節(jié)點凸現(xiàn)》、《語言哲學:歷時與共時交差點上的節(jié)點凸現(xiàn)》、《中國語法學論文精選》等6部;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項目3項,分別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俄羅斯當代語義學;(2000ZDXM740011)的子課題;命題態(tài)度;(子課題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西)語言哲學與現(xiàn)代語言研究;05JJD740178)的子課題;人本主義視野中的指稱理論研究;(子課題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俄語言語行為理論研究;07BYY068)的子課題;功能視野中的言語行為理論;(子課題負責人);省級項目十多項;獲得省部級獎勵十余項、校級獎勵8項。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哲學、話語分析和俄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