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紡織材料學研究生科目是紡織服裝學院下設的研究科科目,紡織服裝學院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制漿造紙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制漿造紙工程)以及工程碩士點1個(紡織工程)。江南大學紡織材料學在職研究生科目入學考試大綱如下: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考察學生對紡織材料學必備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包括對紡織纖維、紗線及織物的分類,結構及性能的測試原理、方法和指標,結構、性能及工藝參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系,紡織品性能的影響因素及提高紡織品性能的途徑等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紡織纖維、紗線、織物的分類方法及術語解釋 :5-10%;
2.常用纖維、紗線、織物的結構、性能特點: 10-15%
3.紡織纖維結晶度、取向度等聚集態(tài)結構參數(shù)的意義,紡織纖維細度、長度、截面形態(tài)、卷曲等形態(tài)結構參數(shù)的測試原理、方法和指標:5-15%;
4.紡織材料的吸濕性、測量方法及對材料其他性質的影響:10-15%;
5.紡織材料的拉伸力學性質及蠕變、松弛:10-20%;
6.紡織材料的熱學、光學、電學性質:5-15%;
7.紗線中纖維的轉移特征及堆砌緊密程度等基本結構特征、紗線細度及細度不勻測試原理及方法、指標、紗線毛羽的表征指標及減少紗線毛羽的方法:10-20%;
8.織物結構參數(shù):5-10%;
9.織物的耐久性、保形性、舒適性、風格等的評價方法及其影響因素:10-20%;
10.紡織材料的品質評定:10-20%
11.纖維、紗線、織物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趨勢:0-10%。
三、試題類型及比例
1.名詞解釋 20~35%;
2.簡答題 0~20%;
3.論述題 30~75%;
4.計算題 0~2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
考試時間為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