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林紅,國際關系學院是全國首批獲得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歐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際政治專業(yè)是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林紅簡介如下:
1969年出生,廣西桂平人,法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講師,博士在職學習。
主要研究方向: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臺灣問題與中國對外關系,公共政策學。
主講課程:公共政策導論,毛澤東思想概論,科研方法論,美國對華輿論與對華政策(全校選修課),臺灣問題與臺灣涉外關系研究(全校選修課)
受高等教育經(jīng)歷:
1987-1991年,在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完成本科學業(yè)
1991-1992年,在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接受碩士在職學習教育,師從楊云若教授,研究方向為“第三國際與中國對外關系”,;
1992-1993年,被推薦到南京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進行在職學習課程的學習。
2002年,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政治與臺灣問題。
主要工作經(jīng)歷:
1994年在職學習畢業(yè)留校,在中共黨史系當代中國政治教研室從事本科生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工作;
1998-1999年,獲教育部留學基金委員會的贊助,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哈佛大培訓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進行課題研究,完成的課題為“美國對華輿論與美國對華決策的關系研究”。
2001年轉(zhuǎn)到國際關系學院繼續(xù)從事當代中國政治及相關問題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2002年參與北京市統(tǒng)戰(zhàn)部“城市社會階層變化對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影響”的調(diào)研項目。
2003年參與“211工程”子課題“美國因素之外的中國外交涉臺問題研究”
2004年9月,參與“亞洲問題研究在中國和歐洲”項目,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進行三個月的學術交流。
主要學術成果:
《蘇聯(lián)、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革命的關系新探》,合著,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
《中國通志.對外關系卷》,合著,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俄共秘檔與中國革命史研究》,合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美建交與美國公眾的“臺灣情結(jié)》,論文,《現(xiàn)代臺灣研究》2000年2月;
《論十月革命后的中東路問題》,論文,《東北亞研究》2000年4月;
《論卡爾遜與中國敵后抗戰(zhàn)》,論文,《百年潮》2000年10月;
《二戰(zhàn)后美國的在華軍事選擇》,論文,《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三期
《城市社會階層變化對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影響》,論文,《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第三期;
《試論當代中國政黨制度的政治穩(wěn)定功能》,論文,《桂海論叢》,2002年第四期;
《亨利-盧斯之中美相似論》,論文,《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二期。